讲真,12万多买个奔驰GLA,这个话题本身就非常魔幻。
这就好像你在修仙界,辛辛苦苦攒了半辈子灵石,结果没去买什么正经的功法丹药,而是跑去黑市淘了一本残卷,上面写着《九转大肠神功》,还特么是别人练废了的。
你问值不值?这问题问得就没水平。你图的根本不是练成飞升,你图的就是书封上那几个烫金大字,出去跟人吹牛逼的时候,能云淡风轻地说一句:“诶,没什么,随便练练,太上老君的亲笔签名版。”
场面瞬间就666了。
我们先看基本盘,一辆2020款的GLA 200,21年上牌,跑了5万公里,当年新车指导价30万出头,现在卖家报价12万9。四年时间,车价直接打了四折,比骨折都狠,这基本是粉碎性骨折后又被大卡车碾了一遍的水平。
这个价格,直接把奔驰拉到了一个非常尴尬,但又极其精准的打击范围。什么范围?就是那种踮踮脚好像也能够到的范围。
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,12万,你可以买个配置拉满的国产电车,冰箱彩电大沙发,智能驾驶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,恨不得你一上车它就自动开去给你做足底。但问题来了,那车标不认识啊。你开出去,大姨问你这啥车,你说这是“某某未来”,大姨还以为你在搞传销。
但奔驰不一样。这个三叉星辉,就是通行证,就是社交名片,就是刻在DNA里的肌肉记忆。你把车钥匙往桌上一拍,都不用说话,方圆十米的气场直接就变了。虽然可能懂行的一看,哦,GLA,还是个1.3T的。但那又如何?不懂行的人占了99%,在他们眼里,奔驰就是奔驰。
这就是品牌玄学,你不得不服。奔驰最值钱的不是它的发动机,不是它的变速箱,甚至不是它的内饰,而是这个标本身。这个标,就是一种信仰,一种图腾。会买二手GLA的人,他要的根本不是什么驾驶乐趣,也不是什么宽敞空间,他要的就是用最低的成本,获得这张进入“奔驰车主”俱乐部的门票。
这辆车的配置,全景天窗、定速巡航、倒车影像,该有的都有。但这些重要吗?不重要。我作为一个开过几年破车的中年人,告诉你一个残酷的现实:很多配置,你一年都用不了几次,它就是个心理安慰,让你觉得这钱花得值。真正有用的,就是空调、音响,哦对,还有那个标。
而那个1.3T的发动机,最大功率120千瓦,最大扭矩250牛·米。数据听着还行是吧?但你要知道,它拉的是一辆奔驰。这就好比让一个文弱书生去扛一百斤的麻袋,他能扛,就是能扛,但你看着他那龇牙咧嘴、青筋暴起的样,你就知道他尽力了。这动力,在市区里跟车,没问题。你想上高速体验一下推背感?我劝你还是早点洗洗睡吧,梦里啥都有。
这车就是个典型的“压缩毛巾”,看着是个奔驰,面子给得足足的。真要用起来,空间也就那样,后排坐个一米八的大汉,膝盖能直接跟前排座椅亲密接触;动力也就那样,超车得酝酿半天情绪;后期保养更是重量级,那价格绝对让你体验到一线豪华品牌的尊贵。每一个零件都在对你的钱包说:你好,我是奔驰,请多指教。
所以,这台车的目标用户画像非常清晰:一群对三叉星辉有着宗教般虔诚,但钱包又有点羞涩的信徒。他们买的不是一辆车,而是一个社交工具,一个能快速提升自身“看起来”的阶层的道具。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性价比。
你问我,12万多买个国产新势力,配置拉满,冰箱彩电大沙发它不香吗?非要这个标?我就不理解!
但转念一想,存在即合理。这个世界本来就不是理性的。有人愿意花几万块买个包,有人愿意花几千块吃顿饭,那为什么不能有人花12万买个奔驰标呢?大家都是在为自己的认知和欲望买单,谁也别笑话谁。讲真,我有时候觉得,买车跟找对象一样,图的就是个眼缘,其他都是扯淡。前两天我家楼下的猫又生了一窝,可爱疯了。
所以,回到最初的问题,12万多拿下这辆奔驰GLA,值不值?
这问题就像在问,道诡异仙里的李火旺,他修的丹法到底正不正宗?他都快成仙了,你还在纠结他入门的时候拜的哪个山头?不重要了,真的不重要了。
对于目标用户来说,这简直是天降福音,是通往“人生赢家”朋友圈的任意门,是性价比最高的社交货币。
对于我们这些看透一切的“上帝”来说,这就是一场大型的行为艺术。车企不装了,摊牌了,就是要用品牌光环收割;消费者也不装了,摊牌了,我就是要这个标,其他的我忍了。
大家各取所需,然后互相在心里骂一句“傻X”。
这,就是当下这个荒诞又真实的车圈。
所以值不值?问我没用。能花12万考虑奔驰的人,心里早就有答案了。你不是在买车,你是在给自己的青春一个交代。这个交代,值不值?天知道。
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、有益、向上的新闻内容,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及时告知,我们将妥善解决。
配资平台app,配资公司选择,实盘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